カンケイ祠
- 林千桐
- 2024年9月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12月1日

神社簡歷
正式神社名:カンケイ祠
非正式名稱:カンケイ神社.寒溪神社
鎮座:1933年8月11日
分類:『社』
祭神:天照皇大神.北白川宮能久親王
例祭:8月11日
神社所在
カンケイ祠設立於臺北州宜蘭郡カンケイ社,是鎭守寒溪地區的總守護神社。

カンケイ祠紋章
地方背景
居住在宜蘭地區的泰雅族被稱為南澳蕃。1912年7月蘇澳郡山區多數族人移居寒溪,新蕃社稱為寒溪社。寒溪也就是現在的羅東溪。由於蕃社寒冷稱為寒死人部落,這條溪也被稱為寒死人溪,簡稱寒溪。寒溪在當時也是個著名的賞櫻勝地喔。
神社歷史
預定地位在寒溪警察官使駐在所後方設立神社,社號:カンケイ祠。1932年8月寒溪地區的5個蕃社寒溪社、古魯社、小南社、四方林社、大元社族人,投入人力動土闢建,歷時一年1933年8月10日完工建成,8月11日上午舉行カンケイ祠鎭座祭,將每年的8月11日定為例祭日,祭典內容由泰雅族的祖靈祭與傳統神道的收穫祭,所結合而成的相當特別。カンケイ祠氏子會的人力,來自周遭的5個蕃社的族人,由5部落的頭目作為督導,駐地警察則擔任神社的依託神職,各司其職完成神社的大小事。
カンケイ祠推動之時,制定了《寒溪祠管理規章》,內容中說到「致力募集基本財產,以為將來完成將祠升格為神社的手續」,是指神社設立後,要積極的募集資金,預定於10年後遷址遷座,闢建無格社規模的新神社,但無奈1937年爆發中日戰爭,又因戰爭通膨、經費暴增、限建政策等因素,最終未能實踐。於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無條件投降,カンケイ祠因而廢祠。
考察難度:★☆☆☆☆
難度建議:1星:觀光休閒。2星:郊區探索。3星:需要拓荒與耐力。4星:需特殊申請。5星:嚴禁前往。
Comments